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敕使河原宏 的世界

資料來源:世界電影研討
資料彙集者:吳光武
敕使河原宏1927年1月28日- 2001年4月14號)是日本著名前衛導演。
一.生平
他出生於東京,日本有名插花名流草月流學校創始人和特級大師敕使川原蒼風的兒子。他1950年畢業於東京國立美術和音樂大學(主修油畫),並開始他的第一部電影《陷阱》(1962年),與作家安部公房和音樂家武滿徹合作。影片榮獲日本廣播協會新署長的獎勵,並在整個20世紀60年代對電影與安部公房和武滿徹繼續合作,同時追求他的興趣插花與雕塑上的專業水平。
1965年,敕使河原宏與安部公房合作翻拍文學作品《沙丘之女》(1964年)被奧斯卡獎提名入圍,並在坎城影展贏得了評審團特別獎。1972年,他與日本研究人員和翻譯約翰內森合作拍攝電影《夏季士兵》,電影的過程中談論了在越南戰爭中關於美國逃兵在日本社會的邊緣生活。
從70年代中期以後,他較不經常在電影圈中創作工作,1980年成為草月流學校領導者,他更多集中於創作展覽。曾經在韓國、美國紐約、華盛頓、義大利、法國巴黎、里昂、瑞士日內瓦多處展覽展現藝術創作才華!
2001年4月14號去世後一週年,2002年4月14日,日本推出一系列著名套裝影碟紀念這位藝術家。
.二.電影作品
陷阱 Pitfal《おとし穴Otoshiana》(1962年)
在黑暗的未開發世界,一個非常忙碌的礦工和他的年輕兒子,伴隨著另一種絕望的同事,在不肖雇主沙漠中不詳的採礦村,以非人道的工作條件(和不當控制行為)卑微工作著。工會要組織工人罷工。班長趕往礦場途中,在沼澤地遇見了工會領導人。兩人發生口角直至搏鬥,都是因為那個電話。兩人在沼澤地從正午一直滾打到夕陽下山。最後筋疲力盡,雙方都莫名其妙地死去。與此同時,雜貨店老闆娘也被"戴白手套的人"殺死。這一件件奇怪的事湊巧都被一個偶然往來於這條路上的孩子看到,但他講不清楚地到底看到了什麼,因為他始終沒有看到那個"戴白手套的人"的面孔.所以凶手到底是誰也弄不清楚,查不出來。不知情的礦工令人費解的引誘到鬼城,遇到白色西裝神秘男子似乎命中註定滿足他的不理解命運。
根據戰後實驗小說家安部公房精神和道德破產元素的《陷阱》是一超現實主義的大氣作品。敕使河原宏嚴酷的現實主義結合與卡夫卡的心理夢魘,將安部公房現代小說,創立一個引人注目的國家意識和主觀現實的存在性質論述。敕使河原宏通過使用圖像的分身進一步闡明了生存的命運,而且還加強了形而上學的視覺呈現。不可避免的是危塌陷坑作為一個黑暗而不祥的反映,也隱喻在道德深淵之後創造的貪婪,商業剝削和不人道城市的經濟崩潰。
《砂丘之女》(1964年),改編自安部公房的同名小說。
男主角是昆蟲學者,希望在荒漠上找到新的甲蟲品種,名垂史册。他因為趕不上最後一班車,要在村裏借宿,村民把他送進砂丘底下的巢穴,與一名女性同住,卻料不到女性是餌,學者被軟禁當勞役,被禁錮的男人嘗試逃走但徒勞無功。男女主角在局促燠熱的空間肉帛相見,兩人互生情愫。有一天,女主角要分娩了,肚子痛得要命,男主角在砂丘裏大叫,這時有個繩梯緩緩地降下,把女人帶上去。村民沒有將梯子收回,意謂他也可以選擇離去,但他還是選擇留在砂丘之底。
《砂丘之女》的男主角,於砂丘中面對永恒的孤獨、永不完結的苦工,無法和原來的世界進行連繫,生命的荒謬本質於是被突顯出來。男主角得悉走不出沙漠迷宫後,領悟到不論他身處東京還是砂丘底下,都是過著無聊頂透的生活,唯一自救的方法,在於便是在虛空的生命中,尋找肩負的任務,為自己的生命尋找意義。他遂把收集得到的昆蟲標本毁於一焚,即使有機會出走,他寧可走回砂丘底下,努力研究沙漠中取水的方法。
《砂丘之女》的畫面充滿寓言及象徵性,兩主角的身體與流沙的結合得不可分野。
三. 影響
作為日本新浪潮的一個代表導演,他的非同一般,與獨特的西方表現主義的思辨性質,使他的電影,不同於任何一位新浪潮的其他導演。從早期的短片創作,到中期的劇情長片,再到後期的紀錄片。敕使河源宏所關注的主題,永遠是一些抽象的哲學的思索。
而這其中,取得最大成就的,便就是他和小說家安部公房,配樂武滿徹所合作的三部電影《陷阱》、《砂之女》、《他人之顏》。
敕使河源宏的這三部長片,拍攝於60年代,也改編自安部公房的三部小說,從內核和手法上來看,都有著極其的相似之處。
曾經遊歷過西班牙的敕使河源宏,深受達利以及布努埃爾的影響,強調畫面的構圖,以及以荒誕的情節來反映日本的現狀。不同於布努埃爾對於宗教和社會的諷刺,敕使河源宏更願意採用一種更為殘酷的表現手法,和粗曠的異域風情來展現他眼中的日本。甚至,這種東西,已經超出了日本的範疇。
拍攝於1962年的《陷阱》作為敕使河源宏的處女作。完滿的達成了,他所想表現的某些社會問題。為後面的電影奠定異教的迷幻基調,但兩條線索的生硬和不完滿,也使這部電影的水準無法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但這裡表現的東西,卻依然是有趣的。很多的元素,構成了他後面電影的基調。整部電影,講述了幾場,毫無邏輯的謀殺,以及一次謀殺所帶來的,關於人性本惡的思索。片中藉用了迷幻的鬼魂視角,以及他在一座鬼城中的遊歷,帶出了,日本戰後的階級矛盾,和生活狀況。
將這部電影與後來兩部相比較(特別是《他人之顏》),我們會發現,一些驚人的相似之處。比如片中所多次出現的面具,便是《他人之顏》的主題,與之相似的還有相同的臉所帶來的身份錯位。而性愛調情中和日常,關於腿和腳的特寫,也貫穿於《砂之女》和《他人之顏》中,似乎相比較於臉,導演更覺得腿和腳,更能表現人的身份,和生活狀況。而片中使用擴散的溶鏡來轉變兩個不同的視點,在後兩部片中也有所表現。
在以《陷阱》獲得了評論界的關注以後,敕使河源宏又一次與安部公房合作,拍攝了具有傳奇色彩的影片《砂之女》。憑藉這部電影,在國內外所獲得的一致好評,他也達到了其導演生涯的最高峰。片中的男女主角,都沒有名字,他們是普通日本人的代表。而男主角的扮演者,更是曾經出演過阿倫雷乃和杜拉斯的名作《廣島之戀》的岡田英次。正是由於岡田有過於頂級獨立導演的合作經歷,使得他和敕使河源宏的合作,變的默契無比。但女主角,按田金日子,卻無法理解導演的意圖。她的理解,認為女主角是一位典型的日本女子,但導演卻堅持,她要表現的是一位普通的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的女人。導演也曾在訪談中說過《砂之女》中的沙漠村莊,不僅僅是表現日本,在紐約,在洛杉磯,都可以找到這樣的地方。敕使河源宏這次的野心,可見一斑。
雖然在一次採訪中敕使河源宏曾經笑稱"我也不能和安部公房一直合作下,又不是夫妻。"但在1966年他的第三部改編自安部小說的電影《他人之顏》依然還是推出了(之後敕使河源宏還改編了安部的《白色的早晨》和《燃燒的地圖》)。而這部電影,過分的實驗色彩,使得評論界,開始了對敕使河源宏的不滿。稱這是一部異教的,晦澀又絮絮叨叨許多無謂道理的電影。
這三部電影,也造就了敕使河源宏自己的一次昇華。由最初的實驗,到最後理念上的爐火純青。並且,一直堅持了電影,在理念上的相似性。而片中反復出現的意向,如沙漠擱淺的船,走路的腳,偷窺的眼睛和鏡頭以及由面孔所引起的身份的懷疑和缺失。更凸顯了敕使河源宏作為一個獨立製片的作者導演的可貴之處。
安部公房對現代人異化和身份問題的長期關注,以及對卡夫卡變形主題的考究,為敕使河原宏的電影增添了形而上的深度。《砂之女》好比一個加繆式的西西弗故事:一個被困在木棚裡的女教師和一個昆蟲學家,拼命搬運沙子,防止其將木棚隱沒而威脅到這兩個被困的主人翁的生命。這種存在主義式的思想,這種如西西弗推石頭上山的日夜反覆的任務,流露出人類處境的荒誕,悲劇,虛無,也是對一個崇尚理性的現代世界的詩意解構。敕使河原宏精彩也精確傳達出安部公房對存在的現代探討!
如果說庫伯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將人類的發展,科技與未來,宇宙的真理等哲學思索用電影這一藝術手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與高度,那麼敕使河原宏的《砂之女》便在人與社會關係這個哲學主題上達到了電影藝術的高峰–視覺之美,配樂之妙,表演之豐富,每個細節都經得起反覆推敲與仔細品味。更為重要的是,敕使河原宏將安部公房所營造出博大精深的哲學世界用電影語言惟妙惟肖的精確展現了出來,每一顆砂粒都折射出我們所生活的人類社會的真相。
敕使河原宏不但開創他自己在電影藝術創作的奇麗世界,也把日本插花雕塑及人文藝術帶入西方人的世界,並跟建築設計大師安藤忠雄結合茶道展覽了"當代建築師茶室-設計:磯崎新和菊竹清訓-園林設計(沼津Goyotei紀念公園,沼津市)。並在巴黎與安藤忠雄舉行[日本佐渡文化節] (教科文組織總部廣場,巴黎),可見他的多才多藝及國際觀!
四. 年表
1  1953年  Hokusai (北斎)
2  1955年  12 Photographers (十二人の冩真家) 十二攝影師
3  1956年  Ikebana (いけばな) or 蒼風とオブジェ いけばな (1957)
4  1958年  有楽町0番地- screenplay
5.  1958年  Tokyo1958 (東京1958) 東京1958
6  1959年  José Torres (ホゼー・トレス) (1959)何托雷斯
7  1962年  Pitfall (おとし穴) (1962)陷阱
8  1964年  Woman in the Dunes (砂の女)沙丘之女
9  1965年  White Morning (白い朝)白晨報
10  1965年  Jose Torres Part II (ホゼー・トレス Part II)何托雷斯第二部分
11  1966年Face of Another (他人の顔 Tanin no Kao) 《他人之顏》
12  1966年  Bakusou (爆走)
13  1968年  The Man Without a Map (燃えつきた地図 Moetsukita Chizu) aka The Ruined Map (燃えつきた地図) 子未帶地圖的人
14  1970年  240 Hours in One Day (1日240時間) 240小時的一天
15  1972年  Summer Soldiers (サマー・ソルジャー) 夏季士兵
16  1977年  Warera no Shuyaku (われらの主役) [電視電影] Warera沒有Shuyaku
17  1978年  Shin Zatouichi – EpisodeJourney of Rainbows (新座頭市「虹の旅」) [電視電影]新Zatouichi -集:彩虹之旅
18  1978年  Shin Zatouichi – Episode: Journey of Dreams (新座頭市「夢の旅」) [電視電影]新Zatouichi -集:夢之旅
19  1981年  Sculpture Mouvante – Jean Tinguely (動く彫刻 ジャン・ティンゲリー)雕塑Mouvante -讓湯格利
20  1984年  Antonio Gaudí (アントニー・ガウディー) 安東尼奧高迪
21  1989年  Rikyu (利休)
22  1989年Princess Goh (豪姫)
五. 出處
2.Strictly film school:http://www.filmref.com/directors/dirpages/teshigahara.html
3.The internet movie dataase(Imdb):http://www.imdb.com/name/nm0856267/
4. Teshigahara Hiroshi 官方網站http://www.sogetsu.or.jp/teshigaharahiroshi.com

陷阱 (the pitfall) - 1962.敕使河原宏


他人之顏 (the face of another) - 1966.敕使河原宏










毀滅的地圖 (the man without map) - 1968.敕使河原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