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2012/Playaround 12

10/15(一)基礎咒文學/前置工作坊
PD軟體使用,輸入鋼琴音頻小組製作演奏曲。

我們平常生活所意識到的符號(聲音來說更像:咒文/符咒)都較多於文字圖像等視覺符號。其實聲音也是種符號,他所代表的就像原住民的圖騰一樣具有文化意涵(ex:原住民的“八階音部”其實是打獵前來確認默契用的方法)。更細部的從音鐠去看,可以瞭解到每個音樂都有其代表性的結構存在,因此你可以利用某些特定結構製作像”宗教音樂“”科幻音效“等這種特色聲音。





10/16(二)短暫收聽
感受聲音,尋找生活中不被注意到的聲音。

課程一開始讓我們沈浸在聲音裡一個多小時。
下午則讓大家各自去尋找環境中的聲音,其中可以分為”主動的“與“被動的”兩種環境聲音,主動的聲音是由我們自身與環境互動而產生的,被動則是自身沒有參與聲音的製造聽到的聲音(環境音?)。
之後則是讓我們參觀其他組的課程,好讓我們知道後期的跨領域合作能做什麼。
最後放許多老師的聲音採集作品和過程影像結合的影片作品觀看。



10/17(三)短暫收聽
錄音,revenant actions

早上讓我們各自尋找一平方米大小範圍的聲音錄下播放。
下午分給大家各種各樣的棒槌,上面黏著軟硬彈性不同的球,還有兩隻琴的拉弓。大家拿著這些工具分散在教室各處去尋找主動性聲音,找到自己最感到滿意的那種與大家分享。在這熱身後開始讓大家放下工具,使用教室裡的設備自己製作樂器。

第一階段讓大家各自展演自己的樂器。

第二階段每個人同時一起演奏自己的樂器,只需專注自己的樂器節拍,不需管別人。


第三階段嘗試一起開始至一起結束。



第四階段回應對方的樂器,選一個人(演奏時可以換成其他人)用自己的聲音回應他的聲音,不是單純的照對方節拍拍打,而是更像講話一樣的“溝通”。
第一次我們使用拍打節奏的方式,這不是溝通。(所以所有聲音裡需要一個最大聲的作為主調?)



第五階段分成三人一組,如同第四階段的方法,進行演奏。





10/18(四)短暫收聽
今天整天嘗試用各種機器收音。


10/19.20.21(五)短暫收聽/Project製作/展演
19早上整理資料完後,下午開始跨組合作。

「我們以“太空殖民”這個主題做為出發,推論出當我們能夠搬離地球之時,科技已經能夠取代人類賴以為生的自然生態,像是水、空氣、燃料等。


這段可能很漫長也可能很迅速的歷史之中,將會重演過去各個民族的歷史,佔領或者被佔領,取代或者被取代。這是自然與科技的戰爭,另一個文明的前奏。
最後,自然能夠成功避免科技取代自己?科技成功取代自然為王?還是,最美好的和平共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