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回顧奇幻經典:九大奇幻動畫鉅作(下)


文章來自這裡

盜夢偵探(Paprika
奇幻領航員:已故的偉大日本動畫家金敏(Satoshi Kon)。他的其他作品:《藍色恐懼》(Perfect Blue)、《千年女優》(Millennium Actress)、甚至是較貼近現實生活的《東京教父》(Tokyo Godfathers)等,都是推薦名單。
奇幻旅程:自從一種叫做 DC Mini 的「夢境機器」開發出來之後,醫生和得到機器的任何人都可監測病患夢境、窺視人們腦海裡的秘密。自此,幻想與現實的分野消失了,但卻導致無盡的混亂與不安。《盜夢偵探》成功地透過各個層面,清楚呈現了各種不同的夢境與夢魘。也就是說,追尋著迷幻動畫的影迷們,不但可透過旁白的描述滿足幻想,而且還可藉由精彩熱鬧的畫面,忙碌地度過90分鐘。英國科幻電影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就是以《盜夢偵探》的情節,發想出描述操控夢境的《全面啟動》。
同場加映:金敏未完成的第五部作品《造夢機器》(The Dream Machine)。日本重量級的Madhouse動畫社已經承諾將遵照金敏大師的遺願,完成這部作品。在2010年辭世之前,他曾說過對這部動畫的期許──《造夢機器》將是會以描述機器人為主的公路電影。但諷刺的是,雖然《造夢機器》是以機器人為主,但它所傳達出來的正面訊息,要比《盜夢偵探》的冷血科技實驗來得更有人性。



NEWS

回顧奇幻經典:九大奇幻動畫鉅作(下)

By Admin | 17 七月 2012
心靈遊戲(Mind Game
奇幻領航員:由一群富有雄心壯志的日本動畫家組成的Studio 4C動畫社,製作了不少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如《蝙蝠俠──高譚騎士》(Batman: Gotham Knight)及《蒸氣男孩》(Steamboy)。
奇幻旅程:《心靈遊戲》成功地將不同的文化風格混合在一部動畫作品之中。片中不但描述了日本的黑道文化,還藉由男主角遭逢一連串奇遇的腦海想像,帶出了西洋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的故事內容。心靈遊戲的導演是《蠟筆小新》作畫監督湯淺政明,忠實呈現了對超現實夢境的狂熱。如同理查德威廉斯的《小偷與鞋匠》,《心靈遊戲》也是眾多超現實動畫迷所爭相追逐的目標。不過,這部動畫作品雖然技巧純熟、野心十足,但並未獲得海外發行,也就是說,多數國家的動畫迷,必須先駭進網路取得《心靈遊戲》,然後才能在稍後觀賞此片時,獲得心靈啟發。
兩片連映:由堅持動畫創作的美國獨立動畫家比爾‧普萊姆頓(Bill Plympton)所製作The Tune(他所創作的作品,擁有和《心靈遊戲》類似的風格和冒險犯難的精神)。事實上,普萊姆頓的動畫作品,從《我嫁了怪ㄎㄚ》(I Married a Strange Person)到《傻子與天使》(Idiots and Angels)都是值得關注。


半夢半醒的人生(Waking Life
奇幻領航員:導演理查‧林克萊特(Richard Linklater),同時製作過低成本的獨立作品Slackers及高成本卻讓人昏昏欲睡的電影──如搖滾教室(School of Rock)。
奇幻旅程:在Bakshi的《魔戒》及《火與冰》這兩部動畫影響下,鮑伯·塞比斯頓(Bob Sabiston)特製出一套「轉描動畫軟體」(Rotoscoping),能將原始影像「繪圖化」,把真實的色彩轉換成卡通式塊狀色彩,讓畫面呈現出卡通式繪畫風格。2001年的《半夢半醒的人生》,就是運用這種技巧,讓一群街頭哲學家、存在主義者、虛無主義者,在片中隨意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後再後製成動畫風格。如果沒有轉描動畫,全片可能僅剩下一群人聚在一起喋喋不休的高談闊論罷了。但轉描動畫卻讓最不可能的想法,甚至是最黑暗的幻想(如自焚等),都可藉由卡通畫面呈現出來。
同場加映:推薦林克萊特及塞比斯頓的《心機掃描》(A Scanner Darkly)。這部取材於1977年美國科幻小說家菲利浦狄克(Philip K. Dick)的敵烏托邦科幻小說的作品,描述臥底探員追查毒品卻被毒品控制的過程。注意力很難集中的觀眾,可能會覺得無聊,但耐心和等待絕對是值得的。



怪貓菲力茲(Fritz the Cat
奇幻領航員:動畫界的先鋒Ralph Bakshi。他以漫畫大師羅伯克隆(Robert Crumb)筆下的漫畫人物為主角,創造出首部限制級的動畫作品。
奇幻旅程:花了十年的時間為Terrytoons製片公司繪製了《太空飛鼠》(Mighty Mouse and Heckle and Jackle)系列人物,到了1960年代,Bakshi決定從周遭動盪的環境中找尋新題材。1972年他融入性、政治、種族和毒品等題材,推出《怪貓菲力茲》──一隻憤世嫉俗又饑渴難耐的怪貓大鬧紐約市的故事,嘲諷及情色意味十足。從可蘭培德到Bakshi,這絕對是一趟截然不同的旅程。在《怪貓菲力茲》之後創作的《美國流行音樂故事》(American Pop)及《美女闖天關》(Cool World),更為動畫界創造出另一番天地。
同場加映:1978年Bakshi以托爾金(J.R.R. Tolkien)的《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為腳本,推出了動畫版《魔戒》。近來大受歡迎的奧斯卡得獎作品、電影版的《魔戒》中許多情節和畫面,都與動畫版十分相似,雖然導演彼得傑克森一度極力否認。陰鬱殘酷的打鬥場面、超現實的魔幻法術等,Bakshi的黑暗動畫版《魔戒》與徹底顛覆的《怪貓菲力茲》勢均力敵。



可蘭培德(Bob Clampett)領航的卡通旅程
奇幻領航員:突破創新、擁有自我風格、創造出《樂一通》系列中最佳動畫及史上最超現實短片的首腦人物──可蘭培德(Robert Emerson Clampett)。雖然還有一堆的動畫長片更值得推薦,但很抱歉,各位動畫迷們:只要提到了「迷幻」或「動畫」這些字眼,可蘭培德這個名字,是一定要出現的。
奇幻旅程: 1938年可蘭培德完成了怪異但寓意深遠的《豬小弟漫遊奇境》(Porky in Wackyland)動畫短片,便為超現實主義(代表性人物為藝術大師達利)豎立了典範。之後可蘭培德用荒誕不羈的方式,結合幻想與恐懼,創造出一系列的經典作品,包括豬小弟銀行大劫案(The Great Piggy Bank Robbery)(如上)、老灰兔(The Old Grey Hare)、書中的故事(Book Revue)(如下)及達菲鴨(Draftee Daffy)等。就算可蘭培德有11部卡通因為觸及敏感的種族議題而遭禁,但部部作品都是節奏明快且想像力十足、不容錯過。
同場加映:觀賞過可蘭培德瘋狂動畫系列之後,你需要沉靜一下。這時,試試有迪士尼在1940年發行的超現實動畫片《幻想曲》(Fantasia)吧,雖然其中的某些片段也帶有些許種族色彩。另外《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也是不錯的選擇。這些作品中的怪異人物及迷幻情節,絕對能讓追逐超現實電影的影迷們感到甜滋滋的,而且腦袋會相當忙碌。另外,迪士尼的另外一部電影《小熊維尼與大風吹》(Winnie the Pooh and the Blustery Day)──描述小熊維尼一直擔心有人要來偷牠的毒品……喔,是蜂蜜,因此開啟了一連串懷疑及不安的情節──原本迪士尼刻意創造出的無辜小熊,卻出現了每位觀眾都能感同身受的負面情緒,也成為兩片連映的強勁的競爭對手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