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這裡
#1:成長
你敬佩認同一個角色是因為他能不斷自我挑戰。
#2:作為一個觀眾
要記得自己作為一個觀眾時什麼是有趣的,而不是從一味的從創作的有趣出發,兩者大不同。(避免陷入自我感覺良好)
#3:緊扣主題
緊扣主題非常重要,但是你永遠不知道故事會如何發展,直到你完成它。現在,馬上重新檢查你的故事!
#4:結構學很重要,避免陳腔濫調
從前從前...,每天...,有一天...,由於...,然後...,因此...,直到最後...。
(不要陳腔濫調,不要流水帳。)
(結構學的重要,雖然每部作品的結構大同小異,但空白部分可以千變萬化。)
→ 感謝 Joe Chiang 補充。
#5:刪減
簡化聚焦(不要一次討論太多事物)、融合角色(去除非必要角色或角色個性)、截彎取直(刪減支線劇情和零碎橋段),這些刪減過程會讓你感覺好像失去了很多珍貴事物,但同時也會令你更自由自在。
#6:給角色磨練
你的角色擅長什麼?喜歡什麼?把他們從赤道丟到北極去,給他們磨練,然後看看他們將如何面對?
#7:結局很難
在填滿中間情節前先構思好你的結局!說真的,結局很難,所以更需要先規劃好。
#8: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吧!在理想世界裡你可以兩者兼得,但是現實是你還有下一個案子要進行,然後期許自己能做得更好。
#9:卡關
當你故事卡關時,列出一張你認為「絕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列表,解決卡關的要素往往就藏在其中。
#10:偏好
把故事中你最喜歡的部分抽掉!要知道你的偏好都是你個人的一部分,你必須釐清這個(偏心的)部分,然後才能好好地運用你的喜好。
#11:把點子寫下來
假如有個完美點子一直只能待在你的腦袋瓜裡,那它永遠不可能被實現。把它寫下來!你才能進行下一步。
#12:驚喜
愈早出現在腦中的點子愈要打折扣,以此列推,千萬要避免平淡無奇,試著讓自己不斷地被驚喜。
#13:角色要有個性
充滿主見!被動消極、人云亦云對你來說也許是很好的人格特質,但是對觀眾來說就是毒藥(無趣)。
#14:核心
為什麼你非這個故事不可?這個故事燃起你心中一把火的火種是什麼?找出來,因為這就是你故事的核心所在!
#15:感同身受
設想你變成你的角色,在某某狀況下你會有什麼感受?你必須將自己丟進這樣不可置信的情境中,感同身受。
#16:全盤瞭解
利害關係是什麼?告訴我們角色被什麼驅動著?如過他們失敗了會怎樣?身為造物主的你必須全盤瞭解!
#17:沒有什麼事是白費工夫!
暫時看不到效果就先跳過,很多事往往之後會串在一起發生作用。
(請參考Steve Jobs的演講)
#18:瞭解自己
區別出完美主義與鑽牛角尖的差別。故事的旅程是不斷地多方試驗,而非在同一個點上不停打轉。
#19:巧合
以「巧合」讓角色陷入危機是很棒的手法;但是,以「巧合」讓角色脫困就是作弊。(為了脫困而脫困,亂開外掛)
#20:練習
找一部你不喜歡的電影,看看你能否將它的故事劇情排列組合成你滿意的模樣?
#21:動機
你必須完全了解你所設計的的情境和角色,不能只是看起來或寫起來很「酷」而已,要知道動機為何?(每個鏡頭都是特寫鏡頭,凡事都有其意義)
#22:本質
你故事的本質是什麼?最精簡的說法為何?假如你能瞭解,那你就能從這出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